美联储内部对降息的分歧日益明显。当地时间7月9日钱程策略,美联储发布的6月17日至18日货币政策会议纪要显示,大多数美联储官员认为会在今年晚些时候恢复降息,只有两位官员明确表示支持在7月的会议上立即降息。
同一天,特朗普在“真实社交”上发帖批评美联储主席鲍威尔,称其利率每个百分点每年给美国造成了3600亿美元的损失,并威胁将任命一位“影子主席”,向美联储施压,迫使其降息。
会议纪要表明,美联储货币政策委员会内部对降息时机与幅度存在分歧。部分官员认为,考虑到劳动力市场的疲软以及关税带来的通胀压力相对温和,适合在年内恢复降息。这些官员指出,当前美国经济并未出现大规模衰退迹象,但某些压力源,尤其是关税压力,仍有可能影响经济增长。另一部分官员认为,除非有更为显著的经济衰退迹象,否则目前通胀依旧未能朝着美联储2%的目标显著回落,不应过早降息。
纽约联储主席约翰·威廉姆斯公开表示:“我们需要更多的数据来确认,通胀是否开始稳定向下,且劳动力市场是否继续保持健康。”一些官员认为当前的利率水平已经接近“中性”水平,即使决定恢复降息,幅度也可能较为温和。如果没有出现严重的经济衰退,降息可能更倾向于逐步恢复,而不是大幅下调。
特朗普上调关税的政策对美联储决策产生了深远影响。在6月的会议纪要中钱程策略,美联储官员提到,关税可能会导致商品价格上涨,进而引发通胀压力。不过,美联储官员对关税影响的看法也不一致。美联储理事克里斯托弗·沃勒认为,关税带来的价格上涨只是暂时性的,不会对长期通胀产生过大的影响。他表示:“关税的影响是一次性的,它会导致小幅度的价格上涨,但不会在更长期内推动更高的通胀。”
美联储理事米歇尔·鲍曼则对通胀的持续性表示担忧,支持考虑采取降息措施来应对可能的风险。她表示:“虽然我们看到关税(带来的)可能只是一次性的价格上涨,但我认为这种压力可能会在接下来几个月继续存在。如果这些风险未能有效管理,我们可能需要考虑调整我们的利率策略。”
高盛副董事长、达拉斯联储前主席罗伯特·卡普兰在采访中给出更精确的数据:“如果关税水平在10%至15%之间,企业可能能够更容易地吸收这些成本而不会将其完全转嫁给消费者。关税的影响可能并不像我们最初担心的那样具有长期通胀性。”
特朗普政府对美联储的批评已成为常态。特朗普曾公开批评美联储加息过快,认为这导致了美国经济放缓,并将其归咎于鲍威尔的领导。在最近的一次采访中,特朗普表示,“如果鲍威尔不降息,最终可能会被我解雇。我认为美联储应该采取更加激进的措施。”
对此,鲍威尔再度强调了美联储政策的独立性和客观性。他重申,“美联储的目标是为美国经济的稳定和增长提供支持,而不是为了任何政党或个人的需求。我们将根据数据和经济状况作出决定,而不是根据受到的外部压力。”
鲍威尔在多个公开场合提到,美联储将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依据数据调整政策。“我们将继续学习,6月的通胀数据出来后,我们会有所了解,7月的数据也会揭示一些信息”。鲍威尔指出,如果通胀数据和就业市场状况出现恶化,降息将成为可能。同时他强调,降息并不是从零开始,而是恢复此前因为关税风险而暂时搁置的进程。
里士满联储银行主席汤姆·巴金上周对媒体表示:“我们需要一点时间才能看到关税对价格的影响。如果7月和8月价格开始上升,我们才可能考虑作出更积极的政策调整。”
尽管如此,鲍威尔仍强调,美联储会根据更多数据做出谨慎决策钱程策略,将继续观察关税对零售价格的传导效应。他指出:“我们离实现中性利率还有几步,任何恢复的降息都可能是渐进的。”
广瑞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